首页

国产调教sm网站

时间:2025-05-25 08:12:56 作者:最新研究:稀土颗粒与隐形眼镜相结合让人类有了“红外视觉”能力 浏览量:76700

  中新网上海5月23日电 (陈静 丁超逸)人类可看见的光波长范围仅限于400纳米-700纳米,若能突破视觉极限,人类的感知将拓展到更广阔的近红外(700纳米-2500纳米)波段。

  记者23日获悉,复旦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研究,创新性地将一种含有多个荧光发射的稀土颗粒与隐形眼镜相结合,通过可穿戴的形式使人类感知近红外光的时间、空间和色彩多维度信息,更为色盲等视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

  自然界中的光有各种不同频率。当人眼捕获到外界自然光后,可以激活视网膜上识别红、绿、蓝三原色的三种视锥细胞,并根据三种视锥细胞被激活的比例,向大脑发送外界的颜色信息。然而,相对于自然界广阔的光学波段,人眼可感知的波长范围仅有400纳米-700纳米,这意味着自然界中的大量潜在信息会被忽略。

  据悉,稀土元素是指包括钪(Sc)、钇(Y)和镧系在内的17种元素。稀土元素具有非常优异的磁、光、电等性质。上转换发光现象,是稀土材料最为重要的光学性质。人们通过使用长波长的近红外光作为激发光源,使其发出短波长的可见区荧光。

  据悉,复旦大学张凡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天团队合作,开展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探索利用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特性,从视觉感知角度赋予人类对红外光的识别能力。通过精巧设计纳米材料的核壳结构,团队在单个颗粒上同时构建了三个不同的上转换发光区域,由于不同发光区域之间用惰性的壳层阻隔,使得它们各自的能量传递和荧光发射过程彼此互不干扰,各自独立。

  课题组成员、化学系2019级直博生陈子晗介绍,稀土元素具有独特光学性质,通过近红外光激发,可以把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转换。人体可以通过纳米颗粒的荧光颜色,判断外界的肉眼不可见的近红外光波长,实现对近红外“色彩”的识别。他们最终制作成高度透明的隐形眼镜。志愿者佩戴隐形眼镜后,通过纳米材料发出红、绿、蓝等三种可见波段的荧光,分别感知三种不可见的近红外光,也可以识别由不同波长近红外光组成的“复色光”,以及多组由不同波长近红外光组成的图案内容。这表明,具有抗干扰、正交发光和多光谱转换特性的多色稀土发光材料,可以有效地实现人类对近红外图像视觉。

  研究实现了多个近红外光视觉的概念验证。未来,相关成果在医疗、信息处理及视觉辅助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可穿戴、非侵入式的隐形眼镜,可以灵活调节人体视觉的感知范围,有望为色盲等视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

据悉,当前,西宁正在推进湟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工程、南北山绿化四期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项目,构建与生态文明高地中心城市定位相适应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冠军中国·青春接力|《流浪地球》中的地下城要怎么建?

美国总统拜登说,他预计若达成加沙停火协议,伊朗将推迟对以色列的报复行动。拜登同时表示,达成停火协议变得越来越难,但美国有这个决心。

中新电竞对话无畏——迷雾漫漫,终有明天

有教育专家提出,高中学校应该成为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主阵地,建议进一步加强对高中教师的培训,把包括志愿填报指导在内的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明确列为高中的日常教育任务之一。

焦点访谈丨人勤春早 万象“耕”新

乡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乡村市场占比提升。2024年一季度,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047亿元,增长5.2%,高于城镇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50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9.2%,高出城镇居民1.5个百分点。农村家用汽车、电冰箱、空调、计算机等耐用品拥有量年均增速均显著高于城镇,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和家具家装下乡规模不断增长,客餐厅定制、软装等服务增速亮眼。春节期间,商务部重点监测电商平台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6.1%,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即时零售等新型消费快速发展。

工商银行成A股新“市值一哥”

预制菜产业化是社会快节奏发展、多样化消费以及乡村振兴和食品产业发展的必然,预制菜产业同样是一个前端原料在田间、后端消费在嘴边的“全链条产业”。在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看来,未来要想实现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必须推进预制菜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包括前端农产品原料性食材的生产、中间农产品深精加工与餐饮食品加工物流、后端餐饮食品市场消费供应等,实现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